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總佔地630畝,其中一期232畝,建築面積14.7萬平方米。按照600教師、3000在校學生規模建設“研究院、研究生院、高新技術產業院”三位一體的院區。研究(生)院以“大海工”爲主要方向,以校企合作、產教融合爲核心,建設研究生院。作爲哈爾濱工程大學的二級部門是學校的組成部分之一,智慧校園建設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物理空間和邏輯空間的延伸,在學校智慧校園總體規劃指導下,與主校區及青島基地“互聯互通、標準統一、業務互融、資源共享”。

建設內容:
在學校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指導下,在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建設基礎智能化系統、院區網絡、核心機房、智慧科研、物聯網、高性能計算中心等屬地化系統。在IT設施基礎之上,定製開發學校人事、財務、科研、教務等各類業務系統,依託學校現有的信息化資源,完成屬地化系能與學校系統數據對接,綜合運用物聯網、雲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,與主校區之間構建起網絡暢通、數據集中、資源共享、業務融合、協同支撐、個性服務、可持續發展的智慧校園。打造“處處能學.時時可學”的教學環境,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構建統一的組織管理協調構架、業務管理平臺和對外服務平臺,提供創新管理與運營服務智慧服務於學校教學、科研、管理、生活。
項目亮點及客戶價值:
基於開放的標準體系,建設了一套具有完整身份權限管理體系的統一身份認證和授權平臺,提供應用所需的各種通用的基礎服務,包括人事、份認證和授權平臺,提供應用所需的各種通用的基礎服務、教學、科研、資產、財務、信息服務等綜合數據治理和大數據分析。及雲、公共、數據集成、後勤、教學教務、科研及物聯網等管理服務平臺,各子系統彙集到一個平臺,方便快捷管理。
業務互融
煙臺院區業務由學校統一管理,在業務系統層面及數據層面與主校區及青島基地保持一致,業務系統採用學校現行的業務系統軟件,根據煙臺院區的特殊需求進行開發。業務系統數據地之間進行必要的互融,保持數據庫的統一性。對於青煙臺院區的屬地化系統(主要是維持基地內部運行的管理系統,如院區管理、安防、樓宇控制、物聯網等)在本地建設,但在數據標準、數據結構等方面與主校保持一致,避免出現數據孤島和業務割裂的問題,兩地間系統可以互相訪問。
資源共享
主校區的信息化資源可爲青島基地及主校區所用,補充基地建設初期資源匱乏的現狀,形成兩地之間的資源共用。青島基地的高性能計算能力也爲主校區及煙臺院區的科研團隊所用,補充學校高性能計算需求,實現現地資源的共享。兩地的業務系統數據與資源在一定條件下,實現實時互通、數據共享、兩地存儲,定期互備,提高學校數據利用率和安全水平。另外青島基地也可以作爲煙臺院區數據的異地容災備份節點,實現兩地重要數據的異地容災和備份。